不管这是不是后的疯狂,火爆行情背后,有些房地产开发商做梦都要笑醒了。站在这样一个风口,房地产商在干什么?是趁机加速去库存,还是加紧推盘节奏?楼市火爆背后,2016年1到2月,上市房企的业绩增长多少?这种销售金额和销售面积的提高,对于企业的利润率改善有多大助益?本期房产周刊,以万科、绿城、龙湖为案例,为您剖析开发企业的进与退。
近来,楼市很火爆,上海、杭州、昆山、苏州,每一条关于楼市的新闻,都牵动人心。春节之后的两周,多地房地产市场出现的这番火爆销售现象,让我们感觉一切是那么熟悉,似乎回到了2009年,只要是房子就不愁卖。马路上、地铁里、饭馆内,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是房价。易居研究院监测的30个典型城市2月份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同比增长31.4%,创近7年同期好水平。
虽然这轮行情究竟能维持多久,市场还存在争议,但对大多数房地产企业而言,不管之后的市场如何变化,快速卖房,加紧推盘,应该是聪明的策略。
布局哪些二线城市?
楼市分化行情下,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成为公认的“避风港”,企业蜂拥而至之后,地价持续大幅走高,企业利润实际在压缩;处在上升通道的主流二线城市进入企业的视野,成为开发企业的“必争之地”。
众所周知,一线城市土地价格的持续大幅上涨必将推动房价的进一步上升,这将迫使一部分住房需求外溢至部分二线城市,从而带动这些二城市房价的提升。
亿翰智库上市房企研究中心主任张化东预测,企业利润来源于房价和地价差,接下来房价地价差进一步拉大的是二线城市而非热度更胜一筹的一线城市。
正因如此,二线主流城市成企业利润提升的关键点,但其市场本身热度的分化差距也使企业的布局有所偏重。
2015年二线城市楼市分化明显。中国指数研究院成交数据显示,武汉、西安、重庆、南京、青岛等城市的成交面积逾千万平方米,而哈尔滨、大连、海口和三亚等城市的成交面积不足300万平方米。
更多赤壁房产相关资讯敬请关注赤壁房网(www.cbf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