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报告提到,要完善市场环境,盘活存量资产,建立房地产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这被业界认为接下来政府可能继续出台鼓励购房的税收和信贷政策,以起到消化住房库存,进而刺激房地产开发投资的作用。
将建立健康发展长效机制
据了解,在此次会议之前,一系列有利于房地产健康发展的举措已开始实施。今年3月1日,我国正式施行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就是构建房地产长效机制的基础。与此同时,个人住房信息联网城市不断扩大,房地产税改革也在加强调研、扎实推进。
专家建议,建立房地产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要与正在进行的财政、金融、土地制度等一系列改革紧密结合。除了长效机制外,自3月底以来,“稳住住房消费”的政策也接连出台。3月30日,央行、住建部、银监会、财政部、税务总局等五部委联手出招,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并下调了售房免征营业税门槛。
业内人士表示,放松房地产调控可以被视为政府应对经济增长下滑的重要举措。房地产政策放松应继续加码。“过去为调控房地产过热而出台的偏紧政策应尽快促使其回归到合理水平上来,比如二套房首付可以降至三成。与国际上普遍一成首付相比,作为改善型需求的二套房首付比例仍有下调空间。”58同城负责人张先生认为。
去库存仍是主要着力点
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认为,从中共中央政治局的此次会议精神看,后续势必会出台一些更为细致、具可操作性的政策。首先,要完善市场环境,关键要做到市场的公开透明。所以,后续围绕房地产市场交易背后的税费政策、金融政策、市场预期干预政策等可能会加大信息披露的要求。即在政策出台和市场预期稳定方面可能会多部门联合行动。其次还需要建立新常态,必须和地方政府的行政调控密切结合。或在这方面出台一些关于地方政府楼市调控的责任制的规定,否则强化地方政府责任制可能是一个空话。
方圆地产首席市场分析师邓浩志表示,中央近已经接连出台了许多支持房地产的政策,未来应该会观察一下市场反应再作下一步调整决定,所以短期内应该不会再有大的利好楼市的政策。下一阶段可能会逐步落实总理提出的“分城制策”的意见,所以未来会是各地方政府推出地方版的刺激楼市政策。此外,上半年还有许多经济政策,虽然不直接针对楼市,但也会作用或者利好楼市,比方说货币政策的调整,比方说自贸区等享有政策或规划优势的板块落地。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一季度,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825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9.2%,降幅比1~2月份收窄7.1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9.8%。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405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2.4%。至此,3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64998万平方米,比2月末增加1076万平方米。
对此,中原地产首席市场分析师张大伟分析称,目前楼市库存仍在不断增长,这表明房地产市场还没有全面企稳,因此去库存仍将是目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楼市政策的主要着力点。因为只有库存去掉了,房企拿地和投资的意愿才会增加,稳投资才有希望。
严跃进也认为,要盘活楼市的存量,后续涉及存量清算的工作。从内部来说,近期或对土地存量、房产存量、公积金存量、银行信贷资金存量可能会有一个盘点。只有做好盘点,才可以有比较好的盘活做法。
更多赤壁房产相关资讯敬请关注赤壁房网(www.cbf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