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的悲观来自于现行的市场状况,而一些地方的“救市”举措,更加坐实了这一印象。杭州市政府不久前出台规定,自5月23日起,如果商品房实际成交价低于备案价超过15%,将通过技术手段限制网签。此规定甫一发布,一石激起千层浪,杭州政府不愿房价大跌的声音不绝于耳。而深圳规划国土委有关人士表示,“几乎每个城市都有这样的管控系统”,深圳是早明文规定对涨价和降价行为进行管制的,而大部分城市只是暗中执行而已,限价比例一般在15%到20%之间。
面对房价下跌的预期,这一次开发商和地方政府究竟谁会先扛不住?这是一个令人好奇的答案。但也有人坚持发出与众不同的声音。“大炮”任志强重磅抛出“关于中国房地产的六个问答”,向网友一一表明自己对今后楼市走向的判断,以及为何这样判断。他说道,“假如销售量下降30%,大约还有十亿平米左右的年销量,各国都不会有这么大的市场。这是破裂吗?”至于普通人关心的楼价,他认为“历年人为控制违背了市场规律,造成价格的扭曲”,让一部人“把降价当成梦想,以为降价可以为他们带来幸福。”
从过去几年的经验来看,任志强一直都是对的,那么今后数年他还会是对的吗?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就不能仅仅是从感情和利益上对看待房子。房子背后的政经逻辑,并不如价格涨跌那么显而易见。但这么多年了,也应该有更多人认识到它的存在。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