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的楼市,表面看仍是“涨”字当头,但市场已呈现新的走向,调控或将迎来“大变局”。
今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从强责任、抑需求、增供应、促保障和严监管五个方面出台了“国五条”,由此奠定了今年全年楼市调控的“主基调”。年初以来,虽然个别城市在公积金贷款额度等方面有过些许“微调”,但总体看来调控未曾放松,限购、限贷、限价等行政手段几乎已经“用足”。
但市场依然顽强“逆势上行”。中国指数研究院公布,今年11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环比上涨0.68%,这是自2012年6月以来连续第18个月环比上涨。
首次置业和首次改善等刚性需求成为助推房价上涨的主要动力。上海的相关调查显示,近年来成交的商品住宅中,首套房比例已超过80%,而每年有住房改善性需求的家庭则占全部家庭的12%。
此外,一上市公司董事长近日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公司已有多位年薪数百万的高管出手在京、沪买房,且都不太需要申请贷款。有数据显示,部分城市中高端住宅已重新趋于活跃。
房价的“屡调屡涨”,似也启示着以房价为重心的调控思路需要重新审视。“事实证明,一味在需求端采取遏制措施、试图控制房价的做法,效果并不理想,也不可持续。”上海财经大学不动产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陈杰说。
与此同时,今年国内楼市的地区差异尤为明显。
重点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涨势逼人”,而一些此前炒房盛行的城市和供应明显过剩的三四线城市,其楼市则陷于“泥潭”。比如,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0月温州的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同比分别下跌0.1%和1.5%。自2011年8月以来,温州的房价已连跌20多个月,一些楼盘价格已经跌去一半。
地区间巨大的“冷暖”差异,凸显了楼市的复杂性。“一刀切”的调控措施,很难持续奏效。业内人士认为,尊重各地市场差异,向地方政府“放权”,应该是未来楼市调控的重要方向。
某专业财经媒体昨日也援引华远地产(华远九都汇)董事长任志强的话说,城市的分化已经很明显,中央一刀切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将不再普遍适合各地方。该报道称,全国政协经济组正在就房地产调控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进行调研,并将形成调研报告,提交给决策层。
值得一提的是,12月3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做好住房保障和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不过,其他并未着墨更多。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称,“中国楼市五年内不会崩盘”。但他也认为,如果地方持续依赖“土地财政”、经济持续倚重房地产业,加之货币持续“放水”,房地产业自身及其积累的系统性风险将不容忽视。
业内人士认为,将来房地产调控,在思路上,尤其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将“住房问题”和“房价问题”区分开;在路径上,应将调控重点从“需求端”转变为“供应端”;在体制机制上,应尊重地区差异,给地方政府充分的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