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房网
您当前位置:赤壁房网>赤壁楼市>楼市快讯

养儿防老PK以房养老 究竟谁更靠谱?

2013年09月22日 18:10     小编:     |2     点击:837

扫描到手机

扫描到手机  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本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扫描到手机

  近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正式对外发布,此消息一出,立马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它明确提出,“鼓励探索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具体操作办法和实施计划,有望明年一季度出台。这是我国政府部门首次明确提出“以房养老”模式时间表。

  养老作为基本民生工作,关系着几乎每一个中国家庭和近2亿中国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在养老金不足和延迟退休年龄等相关事件受到广泛热议后,此次《意见》应运而生,所谓“以房养老”,是指老人将自己的产权房抵押或者出租出去,以定期取得一定数额养老金或者接受老年公寓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

  该模式产于美国上世纪八十年代,那么“以房养老”真的适合我们么?

  素有养儿防老观念的中国老人,大部分可能不会选择这种模式。很简单的道理,这种新兴的理财策略和生活方式,就年轻人来说都属于时髦的舶来品,怎么可能被大多思想传统的老人接受。即便有政府单位和市场服务机构为之答疑解惑,但结果很可能是“言之凿凿听之藐藐”。

  其次,以房养老的出发点,和我们传统观念中的“房子带来安全感”的理念彻底排斥。换位思考,一个60岁的中国老人,用这种倒按揭的方式来进行养老,恐怕心里那种空落落的感觉我们都能体会。而且在当下中国,房子作为昂贵的商品,已经积累出太多的焦虑泡沫,年轻人都无法承受之重,那老人又怎敢轻易当吃螃蟹的人呢?况且一套房产,是几代人的心血,要因为养老而全盘托出,很可能因此引来家庭不和谐的因素。房子对于中国人不仅仅是容身之所这么简单,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家”,不管在外面受多大的风雨,家永远是心里温暖的地方,因为只有它才是属于我们自己的,能让我们心里感到踏实,而现在我们奋斗了一辈子的结果却是要把家卖掉才能苟活于世,试问有谁还能活的踏实呢!

  说到底,西学东用也要与现实接轨。“以房养老”在欧美国家之所以流行,与高额遗产税有关,人们在“以房养老”和“留房给子女但交大笔税金”之间很容易作出选择。同时发达国家大多有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兜底,因此才会在养老问题上有更大自由选择的空间。而我们目前的国情是,养老问题欠账太多,缺口太大,“以房养老”明显水土不服。我们的政府不能把养老责任转给社会投资人和老百姓自己,让银行承受房价调整的风险,否则即使承诺“政府托底保基本”,老百姓也不会买账。养老唱主角的就应该是政府,其他方式无论怎样都至多也只能算作是一种补充。

  中国的养老问题只能靠健全国家养老保障体系,让国有资产充实社会保险账户,让我们的老人捧着属于自己的真金白银放心的安度晚年。



  更多赤壁房产咨讯尽请关注赤壁房网

分享到:
获取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