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房网
您当前位置:赤壁房网>赤壁楼市>楼市快讯

9至11楼为“扬灰层”?不科学

2013年04月27日 11:46     小编:     赤壁房网 赤壁房产网 赤壁热线|0     点击:992

扫描到手机

扫描到手机  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本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扫描到手机


 


  4月23日,海淀区北四环附近一居民楼,实验人员将监测仪通气管伸向窗外检测PM2.5数据。 实习生 翟超


  今年初接踵而至的雾霾天,让PM2.5成为热门词汇。“建议不要购买高楼9-11扬灰层”的说法也再次因此重新出现在公众视野,在网上引发热议。


  4月23日,记者通过实验发现,随着高楼楼层的变化,PM2.5浓度值变化与高楼楼层关系并不大。专家表示,“9-11层是扬灰层”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一般情况下,近地面细颗粒物PM2.5的分布比较均匀,其浓度值随楼层变化差别不大。


  网传“扬灰层”空气差


  在各大房产论坛,关于“扬灰层”的购房咨询屡见不鲜。“买房子选楼层时,好不要买9到11楼的扬灰层,这里空气是脏的。”这样的购房建议充斥在各大房产论坛里,9到11层被网友称为“黑色楼层”。


  相关帖文显示,灰尘随近地的气流向上运动,到达约30米高时,在上升气流和自身重力等因素作用下,达到相对平衡的状况,就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扬灰层,一般9-11楼就是30米的高度。


  PM2.5在近地面对流层混合较匀


  针对高层楼房中“9至11层为扬灰层”的说法,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庚辰表示,该说法没有科学依据。


  他介绍,就大家关心的PM2.5而言,因为其本身粒子很小,颗粒物本身沉降的作用比较小,不像大颗粒物受重力的影响大。在空气流动较好、上下混合比较好的时候,细颗粒物PM2.5在空气中的分布是比较均匀的,不存在9-11层细颗粒物比较集中的现象。


  北大环境与工程学院教授谢绍光也表示,细颗粒物PM2.5在近地面对流层混合比较均匀,“一般越往高空走,颗粒物浓度会降低。但高度会很高,至少离地面200-300米的空间里,浓度不会有大的差距。”谢绍光介绍。


  实验


  PM2.5


  各楼层均值相差不大


  专家表示,仅以层高来判断扬灰层无科学意义


  实验目的:PM2.5的浓度是否随楼层变化而变化


  测量仪器:TSI SidePak AM510 个人气溶胶监测仪


  实验过程:4月23日14时许,在北京海淀区北四环附近选取一居民楼A,该楼高26层,其楼房朝北一侧,楼道的窗户挨着马路和一处建筑工地。在该楼选取1、5、9、10、11、15、20、26层测量PM2.5浓度,每个点测量时间为5分钟,在浓度高与低值中间取平均值。


  实验结果:(如图)


  实验分析:谢绍光认为,PM2.5由于颗粒很小,在空气里经过气流的流动,混合得均匀,随高度的变化差别不大。“就好像把盐放进水里,搅拌一下,形成的盐水中每个地方的盐的浓度都一样。”即对于一般高楼而言,没有所谓“扬灰层”一说。


  王庚辰介绍,按照大气物理常识,空气在水平和垂直方向都是不断流动的。但是,逆温层可以限制地面颗粒物向上传输,这时颗粒物就有可能在一定高度形成一个比较高的值,但这种情况属于极少数。此外,逆温层的高度是变化的,污染物在逆温条件下的分布也在不断变化。仅以层高来判断扬灰层“没有普遍的科学意义”。


  PM10


  马路两旁低层浓度高


  专家分析称,这与汽车尾气排放和扬尘有关


  实验目的:空气质量是否与建筑周边环境相关


  测量仪器:TSI SidePak AM510 个人气溶胶监测仪


  实验过程:4月23日15时许,在北京海淀区北四环附近选取一居民楼B,该楼高24层,其楼房四面没有马路,周围绿化较好。在该楼选取1、5、9、10、11、15、20、24层测量PM2.5浓度,选该楼10层和1层测量PM10浓度,每个点测量时间为5分钟,在浓度高值与低值中间取平均值。


  实验结果:(如图)


  实验分析:相较于实验1,实验2中的居民楼PM2.5浓度整体偏低。王庚辰认为,空气质量与建筑物周边环境有一定关系。马路旁的居民楼PM2.5比小区里的浓度高,这主要是受交通状况的影响。


  实验2中,10层比1层的PM10浓度少6微克/立方米,王庚辰表示,PM10相对PM2.5,虽然颗粒会大一些,但是其重力沉降作用依然小,所以只会在低层地面浓度相对高一些,其他更高层的分布,依然均匀。


  相对细颗粒物PM2.5,一些直径较大或肉眼能辨的颗粒物浓度随楼层如何变化?王庚辰认为,PM10在近地面、道路两旁有时浓度会比较高。


  他分析,如果在道路两旁,交通活动比较频繁,一方面是汽车尾气排放,另一方面容易扬尘,“这些扬尘不会到很高的地方,扬起来后很快因重力作用沉降。”王庚辰表示,如果没有挨着马路,PM10随楼层的变化也不大。


  谢绍光认为,一些粗颗粒物由下往上浓度可能逐渐降低。比如TSP(总悬浮颗粒物)这种粗粒子,“就是掉在家里地板上的灰尘,如果楼层高就掉落少,楼层低就掉落得多。不过影响不大,因为粗粒子不会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


  实验2中的居民楼四周绿化较好,有人认为由于有绿色植被吸附作用,一些低楼层空气更好,高层反而更差。王庚辰认为此说法不科学。“空气是流动的,不提倡说哪一层干净,哪一层脏。”


  仪器简介


  TSI SidePak AM510 个人气溶胶监测仪


  可用来取样并检测空气中可吸入悬浮颗粒的水平,使用内置取样泵抽取空气,当空气通过时,其中的颗粒物散射激光发生器发出光。


  根据散射光的水平,该仪器可以实时显示单位空气中(每立方米)的颗粒物浓度,也可以持续测量颗粒物浓度并储存每分钟的平均浓度,储存的数据可被下载到电脑中做进一步分析。

分享到:
获取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