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迟购房年龄的建议首先是零点咨询总裁袁岳提出来的。2010年以来,他曾在多个场合谈到,人们对于“买不起房子”这件事的抱怨是不正常的现象,而原因在于时下年轻人普遍心态浮躁,缺乏艰苦奋斗意识,过早考虑买房的事。日前,知名出版人路金波在微博上提出“35岁前买房的人不会有大出息”的观点,遭到大批网友反驳,再次引发连月来对于推迟购房年龄的讨论。
近年来,房子似乎成了年轻人迫不及待的需求,购房人群不断年轻化,到底有多少人愿意等到35岁后再买房?这一建议到底是否符合现实?近日,记者走访了一批70后、80后已购房或打算购房的人群,他们普遍认为,购房行为与年龄没有关系,主要视乎家庭和个人经济条件而定。
市民购房年龄偏小
35岁置业被指不现实
包括袁岳、万通集团董事长冯仑和路金波在内的众多公众人物均建议推迟买房年龄,这对于很多视房子为人生一大追求的国人而言,似乎有些难以接受。记者随机调查了约70名23~40岁的市民,发现初次购房年龄在30岁以下的超过九成,31~35岁的受访者均表示至少拥有一套房产。这个调查结果与网上流传的“国人初次购房平均年龄在27岁左右”的说法相符。
记者调查结果显示,65%受访者不支持“35岁后才买房”的做法。他们普遍认为,购房行为是基于实际需求和经济承受能力,推迟购房年龄的建议不符合实际。相对于房子的投资价值而言,更多人从务实的角度来考虑买房问题,比如“不买房孩子就没法上户口”、“政策不明朗,工资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不希望居无定所,租金随时上涨”等。而支持者则表示,不愿意为了买房而承担过重经济负担和减低生活质量,同时对未来收入不乐观,也是人们对房子“望而却步”的原因之一。
35岁后买房能否成为大趋势?佛山合富辉煌执行董事李慰认为,购房行为是基于传统家庭观念,“有房才有家”这一概念很难被扭转,预计30岁前后买房在未来几年仍会是主流选择。
而对于路金波所言,35岁前应把时间和钱花在学习和旅游上去增长见识,买房好35岁后才考虑,受访者普遍表示不认同。去年刚买房的杨先生认为,这个想法过于理想化,放到生活里就很不实际,35岁才开始供房,压力会更大。而受访者阿明赞成路金波所说的“年轻的时候应把时间和金钱用在学习和增长见识上”,但认为没必要因此推迟买房年龄。
保值潜力被看好
房子越贵越要买
高涨的房价让人直呼“伤不起”,对于条件一般的家庭而言,为年轻孩子购置一套婚房成了一家人出钱出力的大事。一些家庭用上老人的养老钱不说,甚至四处借债。对此,零点总裁袁岳说,这一现象只有在中国才会出现,“本来中国的发展水平就不可能承受大家那么年轻就提出的购房需求”,是年轻人的浮躁心态造成了所谓“购房难”的假象。
虽说如此,房地产的投资高回报仍让不少人心动不已。资深广佛候鸟沈先生先后在广州花都和南海丹灶买了房子,“30岁买套房,但首付还是没存够,还需要向亲戚朋友借。”但因为看好房地产市场前景,他屡屡大胆押宝郊区住宅项目,“看中了就果断下几万元定金,剩下的钱不够就想办法借够。”
而采访中,不少人也表达了对佛山楼市前景的看好。去年刚毕业的阿昕在家人的支持下买了一套两房的小公寓,“房价居高不下,在有能力买房的前提下,能早买还是早买,起码不动产可以保值。”而正在存钱买房的钟先生则说,国内房价一定会越来越涨。通货膨胀,货币贬值,房子算是一种不错的投资。
个案
36岁才买房一半收入用来月供
杨先生供职于本地一家公司。去年底,也就是在36岁的时候他终于买了房,在佛山有了自己的窝。“身边大部分朋友都是30岁左右才购房,少数收入比较高的或家里条件宽裕的人会提前到27岁,甚至24岁左右。”2000年的时候,杨先生从北京一所大学毕业,“有一位同学毕业两年就在北京西三旗买了房,自己的积蓄加上女朋友家里补助了一小部分,就凑齐了首付。”
入手大户型月供占一半
杨先生来佛山工作三年,之所以迟迟没在佛山买房,是因为终希望回到家乡湖南发展。“但妻子一直敦促,觉得孩子今年3岁了,是时候有一所房子。我想它终究是保值的东西,于是狠下决心买了。”杨先生认为,相对现在的年轻人而言,他们的父辈显得“开明”一些,没有“丈母娘压力”,更不会将婚姻和房子挂钩。
杨先生仅花了两个月时间看房,便果断入手了一套142平方米的四房两厅大户型。光是月供就占去月收入的一半以上,再加上养车费用和一家三口的日常开支,肩上的担子一点也不轻松。但是谈到现状,他似乎比较满意,“要么不买,要买就一步到位。有时朋友或父母会过来暂住,需要多备些房间。”杨先生现在计划着,在老家再买一套房,哪一天想落叶归根了,也有个窝。“家乡房价还没涨起来,约在2000元/平方米左右,暂时还在经济能力范围内。”
一度观望错过探底时机
“北漂”、“南漂”一度是极富浪漫色彩的词汇,但随着房价日益上涨,人们沦为“蚁族”后,开始有了逃离北上广的冲动。杨先生庆幸自己在北京“漂”着的那几年,仍租得起精装修的两居室,“2000年刚毕业的时候,我在上地菊园租了一套两房一厅的房子,才1500元/月,还是精装修的。现在那个地方已建成高新区,估计房价也是一日千里了。”谈到时下年轻人的“蜗居”生活,他用“非常艰苦”来形容,但每个人的追求不同,也不好说到底值不值得。
理想很丰满,而现实却很“骨感”。像杨先生一样36岁才开始供房,眼下正是压力比较大的时候,此前也因为一直犹豫和观望,迟迟没有出手,看着几个朋友的房子都增值了,才知道自己又错过了市场探底的时机。回忆起这几年对楼市的观望,杨先生曾和许多未买房的人一样一度盼望房价下跌,但后仍是失望。今年正式升格为有房一族的他劝谕时下购房者,刚需与投机不同,其实不用太讲究时机,“咬咬牙就买了”。杨先生认为,这几年佛山楼价虽然一直稳步上涨,但相对一线城市而言还是比较合理。
个案
父母资助26岁开始当“房奴”
26岁的阿明去年刚当上“房奴”,直言房子让他有苦说不出。“买房其实并非自己的决定,而是家里长辈的意见,购房的资金也是来源于父母。但当时我有些抵触,毕竟这种购房方式有些‘啃老’意味,自己还是希望先租房。”话虽如此,阿明心中明白,有了房子,女朋友才能踏实地跟着自己“熬”,“毕竟双方都不是大富之家,需要一起还贷,但有了房子,会比较有盼头。”
阿明身边的朋友中已经购房的不到10%,“大多数人和我一样,都是出于结婚的需要,都得到了家里的资金支持。如果完全靠自己实力买房,对我们这个年纪的人来说实在太难。”毕业三年的阿明先后在北京和广州工作,后定居佛山,他认为“佛山的房价相对合理”,但直言供房压力还是大,“把工作换到佛山以后,收入直线下降,偶尔要靠家人帮忙还贷”。
有了房子以后,阿明的观念也有了明显转变。从前认为房子和年轻低收入者没有关系,如今却表示,只要有能力,无论是靠自己或家人帮助,都十分有必要及早买房。“我不认为结婚就要买房,但长远而言这个需求确实是客观存在的,或许有些年轻人不希望被房贷束缚,但有时候你不得不向生活现实妥协。而从积极的角度想,这种无奈也是一种无形的逼迫式储蓄,可以看作一种另类的养老方式。”但如果要借债买房,阿明表示极力反对,“毕竟买房是需要量力而行的事情。”
专家声音
对刚需而言,不存在好的时机,该买就买。身边一些观望多年的朋友后都吃了亏,抄底是炒房客才做的事。
——丰地产总经理助理李华宇
年轻人不顾自身财力勉强买房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压力。没有必要因为结婚而买房,婚后共同奋斗几年再买比较合理。
——一秀地产总经理李海青
年龄越大,各种生活压力越大,买房还是趁年轻比较好。
——港宏地产策划总监陈平
全国各个区域的房价不同,在一线城市赚了钱,也可以在二三线城市购房,所以不能拿年龄来限定购房。
——广佛智城副总经理助理常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