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房网
您当前位置:赤壁房网>赤壁楼市>楼市快讯

“办厂不如买房”谁来坚持“中国制造”?

2013年04月09日 08:40     小编:     赤壁房网|0     点击:1093

扫描到手机

扫描到手机  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本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扫描到手机

在实体经济中实现了原始积累的中国民营企业主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将目光投向了回报率更高的虚拟经济行业。曾令国人骄傲的“中国制造”正面临着无人坚守的隐忧。博鳌论坛与会的经济学家和业界人士也将目光聚焦在了隐忧重重的中国实体经济。 

“办厂不如买房,投资不如投机?”

在博鳌亚洲论坛举行的民营企业家圆桌会议上,金融服务业、房地产业被众多参会者视为未来5年看好的投资方向。过去的十年里,中国房价一路飙升,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企业家开始选择将从实体经济中积累的资金转向房地产和资本市场。

而事实上,将实体经济获得的资金投向房地产在当下的中国已经算是一种相对“理性”的行为。更有一些民间资本,在短期利益的诱惑下流向了地下钱庄、农产品投机等风险极高但回报又极快的投机领域。

这就造成了一方面大量制造业企业陷入资金短缺、投入不足的窘境;而另一方面,“蒜你狠”“豆你玩”等看似荒谬的投机现象此起彼伏。

博鳌论坛嘉宾、德勤全球常务董事罗格·达森认为,这种趋势对实体经济构成的风险是必然的。一方面,没有人能预测金融行业和房地产业这种高收益到底能繁荣多久。另一方面,企业若要加强国际竞争力,实现做大做强,必须长期在实业上谋求创新。

实业立国需要我们做什么?

就在“世界工厂”中国面临着制造业隐忧之时,大洋彼岸的美国则掀起了一场“再工业化”的浪潮。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美国充分认识到不能仅依赖于金融创新和无度的信贷消费拉动经济,开始重视国内产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的发展。

这并非是制造业的简单回归。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董事长林左鸣在博鳌论坛表示,美国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是把核心制造业原封不动地留在本国,而把低端制造业转移出去。而中国的绝大多数制造行业长期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一些企业实际上只是国外企业的生产车间,被发达国家所绑定或者控制,盈利水平和能力受到严重挤压,部分产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碎片化”,失去了核心竞争力。

坚守“中国制造”已不能仅满足于在产业链的低端打转转,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实业立国需要中国企业有更多的思考。

多年深耕实业的民营企业伽蓝集团董事长郑春影一直坚信,实业是资本市场的“根”,脱离实业的资本炒作是“无本之木”。郑春影认为,科技创新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驱动力。而如何鼓励靠制造业、实体经济积累起财富的中国企业将资金投入到技术革新、产业升级、开发内需当中,现在则应成为决策者认真研究的课题。

分享到:
获取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