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房网
您当前位置:赤壁房网>赤壁楼市>楼市快讯

高房价的问题到底出在哪

2013年02月25日 08:52     小编:     |0     点击:960

扫描到手机

扫描到手机  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本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扫描到手机
    近期,楼市再成炙热焦点。我想用一篇短文,依据矛盾的主次把一些基本概念和背景理清楚。不管我们的心情多么焦虑、愿望有多么美好,一些基本的事实、逻辑和规律却是永远回避不了、违背不了的。
 

首先,中国的M2(广义货币)已经100万亿元,但主要出口在楼市。楼市吸收了大量流动性,中国的粮价、油价、菜价才可能不会更高。诚如李剑芒所言:“中国货币的发行量太大,造成巨大的通货膨胀压力。”

国土部信息中心日前公开表示,近8年来,全国住宅用地供应年均增长率为城镇人口增长率的3倍。那为什么土地供应过量房价却照涨?理由有二:一是货币超发,二是巨额地方债。一些地方政府降低工业用地和环境成本的招商大竞赛,既让房地产补贴工业导致房价畸高,也使产能过剩,环境破坏。不釜底抽薪地改革土地和城市规划、招商引资制度,以实现民众收入追房价,并且让“自由的土地”吸收流动性,而是沿续现有房地产调控思路,调控前景不容乐观。沿续限购和限贷思路,则大量银行资金难以找到出路、地方债难以找到出路、大量社会流动性难以找到出路。

目前,关于房地产的所有讨论几乎都基于房地产市场本身,这是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其实,房地产问题更多还是城乡二元化、农民缺乏土地和农房的财产权导致资源配置和收入严重失衡等原因造成的。

2010年开始步步进逼的史上严楼市调控以来,二手房价涨多跌少。根据统计,北京二手房价2013年1月比2012年1月上涨33.57%;2012年1月比2011年1月下跌14.67%;2011年1月比2010年1月上涨40.6%。经过三年“史上严楼市调控”,流向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资金又“醒后归来”回流一线,因此一线城市的限购限贷措施不排除执行更严格的可能,同时也为继续调控做“示范”。但供应原本已过量的二三线以下城市的地方债风险有可能大于楼价上涨风险,因此调控会投鼠忌器,这反而助长更大范围、更深度的楼市泡沫。

很多人把高房价归罪于投资和房地产金融化。金融化让人们提前安排一生的收入,提早享受更幸福更自由的生活。楼市投资则是社会和经济活力之源。投资无罪。当下中国房地产需求主要的就是流动中的需求和改善性需求。不让投资,让北京、上海这样每年净增50万到80万人口的城市,新移民住在哪里?新开的公司到哪里办公?

分享到:
获取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