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买来的小产权房有没有风险?在小产权火爆的灰色交易下,产权问题是始终存在的隐忧。尤其是在所涉房产价格大幅飙升的背景下,相关的纠纷层出不穷。一直处于灰色地带的小产权房将来会否有身份“洗白”的一天?小产权房今后走向何方?
买卖手续有点含混不清
买小产权房能不能办房产证,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
在武昌秦园路的团结名居,张女士告诉记者,上半年分房子的时候很多人买,都是私下里谈好,签个协议,一次性付款。记者问,房子到底能不能办证?“可以办吧,说是5年后办,至于是什么证,不知道,反正你自己住呗。”
湖北省房地产经济学会专家委员殷跃建说,在我国,“小产权房”并没有法律定义,狭义上是指由乡、镇政府而不是国家颁发产权证的房产,即是一些村集体组织或者开发商将建筑在集体土地上的房屋当成“商品房”,销售给城镇居民。
湖北观筑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何新权则认为,小产权并非一个法律概念,通常来说,法律界认为不是在国有出让土地上建造的房屋,就是小产权房。从广义上讲,不是正常商品房开发、有产权纠纷隐患的,都属小产权房。
城中村滋生大量还建房
武汉小产权房的“家底”如何?
记者分别联系武汉市规划局、武汉市房管局,希望获得小产权房的数据,但两个主管部门都称没有这方面的统计数据。记者发现,近几年在武汉市面上流通的多是城区的还建房。
武汉市于2003年开始启动二环线内城中村改造,截至去年年底,56个城中村大多数已经完成或启动了村民还建工作。与同样面临城中村改造现状的广州、郑州、太原等城市相比,武汉改造总量居首。城中村改造带来大量的还建房,很多村民拥有多套还建房,他们把多余的房子出售。
记者调查发现,在武汉购买廉价小产权房的人群并非仅仅是中低收入者,还有不少老板、公务员、教师甚至律师等中高收入群体也参与其中,他们的目的是投资。
在武昌一家事业单位上班的刘女士,早在2005年就以不到千元的单价,在洪山一个村民小区购买了一套小产权房。刘女士并非没有房子住,她有两套住宅,这套小产权房被她用来出租。
“投资小产权房的也不少。”一位资深中介人士告诉记者,除了为居住问题退而求其次的小产权房买家外,有不少投资出租或倒卖的。
身份转正不是没有可能
据记者了解,二环内城中村改造中的还建房,还没有村民办理到两证。
上述房管人士介绍,目前武汉市城中村改造,其土地用途分为三种:一种是商品房用地,一种是村民安置用地,还有就是集体开发或产业用地,后两种是划拨性质。划拨性质的用地只能用来安置村民,不能上市买卖。这样的房子两证怎么发放,目前武汉市还在研究。“很可能的情况就是房产证、土地证都有,但是土地证的土地性质是划拨。如果想上市要变更为出让,得补缴土地出让金。”该人士透露。
去年初开始,国土资源部多次表态,将严厉打击违规违法用地,对于新建的小产权房坚决制止。去年9月,北京动了真格,发布了79个小产权房清理名单,逐一清理。
风雨欲来,小产权房出路何在?
补缴土地出让金、合法转正,是各方期待的好结果。南京就这么干过——南京小产权房七彩星城项目,开发商补交了一亿多元土地款后转正。此即意味着业主的小产权房变身为商品房。
目前,对于小产权房的出路有几种猜想,一是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未威胁耕地数量的小产权房,可以在补交土地出让金后获得合法身份。二是强制拆除,主要针对是那些违法占用了耕地面积的小产权房,但已购房者的个人权益如何维护,则是事关社会稳定的大问题。第三种途径是纳入保障房。武汉市洪山区去年底首次试点的900套保障房,就是区政府租赁城中村多余的还建房,提供给城市中低收入家庭当公租房。此举还受到了住建部的表扬。
何新权律师认为,对小产权房,政府很可能要求补缴土地出让金,然后取得合法身份,当然,房产证可能是区别于普通商品房的证件,但对购房者而言,保证小产权物权与上市流转就够了。
省房地产经济学会专家委员殷跃建认为,小产权房的处理应坚持公平正义、疏导结合等原则。从现实情况看,部分买小产权房的人,是承受不了城市高房价、又不能享受保障房的,小产权房给他们一个遮风避雨的地方,这部分人的需求应当予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