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房网
您当前位置:赤壁房网>赤壁楼市>赤壁民生

赤壁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2014年10月29日 10:44     小编:     赤壁热线|0     点击:4234

扫描到手机

扫描到手机  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本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扫描到手机
  为贯彻落实湖北省及咸宁市对赤壁市新一轮发展的战略要求,从更高层面科学谋划城市未来,提升赤壁市区域地位和对外竞争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2013年4月,受赤壁市人民政府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开始编制《赤壁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期间,市四大家领导和相关单位负责人多次专题听取方案汇报,通过反复修改完善,并与《赤壁市城市总体规划》、《赤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国家信息中心编制的《赤壁市产业发展规划》、《赤壁市城镇化发展规划》、《赤壁市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等相关规划进行充分的融合,目前所有规划成果已完成。

  战略规划通过对城市进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进一步明确赤壁发展的优势,梳理赤壁市发展的空间资源,科学提出城市未来远景发展的目标,形成一个完整的规划体系来指导赤壁的建设和发展。
 

  一、规划内容
 

  《赤壁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主要分为两个层面:
 

  市域层面—在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内容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城乡统筹发展,以及对全域城乡空间资源的全面梳理和统筹利用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市域层面的空间战略和各重点区域、城镇发展的指引,同时提出对市域重大基础设施、市域重要旅游项目、产业集聚区等的空间安排和实施策略。
 

  中心城区层面—确定中心城区的城市发展方向和时序选择;提出城市的空间结构和战略分区;优化城市的功能布局结构,重点梳理新老城、生态新城与光谷产业园、陆水湖与城市发展等组团功能关系;制定整体空间格局的发展目标和总体思路,从城市设计角度提出城市风貌分区及特征要素的控制原则和引导要求,合理规划城市空间布局方案,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提出原则性意见,对产城一体现有规划提出优化规划建议。
 

  二、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全市域1723平方公里
 

  三、空间结构
 

  市域城乡空间结构:“1345”体系
 

  “一个中心城区”
 

  利用位处京广发展主轴的交通节点枢纽地位,顺应区域发展趋势,重点吸纳区域高端要素和产业转移,沿京广轴推进战略节点地区的提质转型。整合蒲圻区块、赤马港区块和陆水湖区块的功能联系,逐步形成功能互补、区域辐射功能强大的核心,承担区域服务和市域综合服务职能。
 

  “三个主题功能区”
 

  三大主题功能区作为中心城区的产业及功能支撑,形成产城一体的空间结构。
 

  其中,车埠综合制造园依托车埠镇良好的用地、交通条件,结合现有产业基础,重点吸纳区域及赤壁中心城区传统优势制造业转移汇聚,逐步整合分散的工业布局。光谷战略新兴产业园区主要布局低能耗、无污染、高附加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聚集区实现错位发展、互补发展,为赤壁市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培育新的增长极。泛陆水湖休闲旅游功能区依托陆水湖,整合文化旅游、工业旅游、生态旅游等特色资源,打造赤壁市中央休闲区。
 

  “四个特色城镇”
 

  四个特色镇作为片区组织和轴带发展的核心节点,在带动城乡产业发展、整合片区旅游资源、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赤壁镇规划为以旅游服务为重点的专业城镇。着力提升镇区综合服务能力,加强住宿餐饮的旅游接待能力,增设城镇公共活动空间,打造重要民俗活动的空间载体,提升城镇整体吸引力。赵李桥镇规划为以砖茶加工和商贸物流为主导的特色镇。利用区位优势加强与周边城镇产业协作,建设砖茶工业园吸引特色企业入驻,同步提升城镇服务水平,建成面向鄂湘边界地区的重要产业基地和门户城镇。官塘驿镇规划镇区作为以竹木加工、集散和旅游服务为特色的重点镇。依托交通区位优势继续强化产业优势,重点建设市级竹木加工基地和区域性集散中心,加强环境监控,在发展产业的同时协调好与城镇建设的关系,建成生态型产业城镇。神山镇规划镇区以农产品加工、商贸服务和基本公共服务职能为主的农贸型城镇。重点挖掘自身优势资源和发展条件,强化水产品初加工和交易集散功能,实现镇域特色产业发展。完善镇区民生商业设施和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提高镇区居民的生活水平。
 

  通过对全市优势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区域主要联系方向的综合分析,识别差异化的空间发展动力和片区特征,将赤壁市划分为五大功能片区,作为经济发展指引与城乡人口格局调整的规划依据。
 

  “五大功能板块”
 

  以中心城区和四个特色镇为核心,分别形成包括产城融合发展区、生态农业与三国文化旅游区、茶产业与休闲养生旅游区、竹产业与生态休闲旅游区、特色农业与滨湖旅游区等五大功能板块,其中,产城融合区按照产业城镇网、其他外围四大板块按照特色旅游地的空间模式加以组织,增强片区内的要素功能联系,构建多样化的城乡特色空间。
 

  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原则,适应市域空间板块化格局特征,促进特色产业布局优化调整和特色旅游资源整合,原有单一中心带动格局发生重大转变,未来赤壁城乡空间将形成“一个中心城区、三个主题功能区、四个特色镇、五大功能板块”的“1345”布局体系结构,引导区域空间资源整合与结构优化,发挥中心城区对全区统筹城乡发展的引领作用。
 

  中心城区空间结构:“一轴、两带、三中心、六大特色功能区、两大产业园,多条生态廊道”
 

  赤壁生态本底条件优越,更为宝贵的是中心城区山水资源丰富,浅丘、绿水、田园风光与城市景观相互交织。规划确定先“底”(生态基底)后“图”(城市建设)的整体发展思路,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构筑“一轴、两带、三中心、六大特色功能区、两大产业园,多条生态廊道”,绿楔相间,蓝带相连的山水生态城市格局。
 

  四、实施策略
 

  中心再造。规划提出强化东西、拓展南北的空间发展战略。强化东西,就是要融入区域轴带、对接武汉都市圈;拓展南北,就是要拓展辐射范围,提升区域地位。新规划强化了物流、商贸等区域服务职能,构建区域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
 

  绿色崛起。规划充分发挥赤壁生态农业优势,加强现代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并在望山片区建设集集散、交易、展示、检测于一体的全国绿色生态农产品交易展览基地,建立全国绿色安全食品标准;通过打造随阳竹博园、龙佑温泉新城、汉茶生态文化园、西梁湖休闲度假中心等节点,发挥赤壁在“茶、泉、竹、湖”等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兴建鄂南休闲旅游胜地;通过打造亲山、近水、品茶、赏竹的绿、蓝、茶、竹道,组织相关景点及旅游线路。
 

  文化复兴。文化是赤壁持续保持竞争力的重要品牌,新规划提出以赤壁古战场景区为龙头,以旅游快速通道为主轴,打造一个集生态、文化、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三国文化旅游发展带,推动赤壁文化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在中心城区强化公共空间与节点特色,重点塑造一河两岸地区、金鸡山公园、龙翔山公园、砂子岭公园、蒲圻老城等重要节点,形成具有“山湖河城”特征的山水浅丘城市和楚文化城市。
 

  城乡统筹。规划提出在武深高速出入口地区,通过旅游小镇、花卉地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打造集生态保护、旅游开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于一体的赤壁新型城镇化的示范区和景观门户。同时,根据各城镇特点,完善商业市场、公共服务、生活居住等服务配置,推进宜居城镇建设,多模式促进城镇化发展。并在交通上规划双快速通道支撑主要发展区域,通过市域干道联系各功能区,实现交通引导市域城镇发展。终全市域远景将实现城镇人口70-75万,城镇建设用地80-95平方公里的发展规模。(赤壁市城乡规划局)

       更多赤壁房产相关资讯敬请关注赤壁房网www.cbfw.cn)!

分享到:
获取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