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于运动,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2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考察时指出:“少年强中国强,体育强中国强,推动我国体育事业不断发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期,中信设计第八设计院参加“赤壁体育中心项目”总体规划及建筑方案投标,与国内七家知名体育建筑设计单位激烈竞争,蕞终突出重围,一举中标, 并且在赤壁论坛、赤壁热线官微、网易咸宁联合发出的《赤壁市体育中心建筑设计方案征求意见》的入围方案大众投票中,以高票胜出,成功取得了项目的设计权。
项目位于赤壁市东部,战略新兴产业园区域,赤壁大道与蒲圻大道交汇处。用地面积约543亩,整体项目分为两期,其中一期包含15000座体育场、5000座体育馆及室外运动公园,二期包含1000座游泳馆、全民健身公园及一个相对独立的多元商业体。
整体统一的思维逻辑
——延续轴线,统筹共融
整体规划——延续城市轴线,呼应城市节点;
交叉布局——场馆、商业、绿化结合,打造沿赤壁大道通透的城市展示面;
生态开放——连接城市绿地,打造生态公园;
功能互补——打造现代体育综合体;
造型统一、流畅——兼顾造型美观、结构经济与功能合理。
地域文化的传承发扬
——山水赤壁·凤舞龙盘
方案立足于赤壁市“山水共城市风光一色,古韵与现代风采齐飞”的发展主题,以“山水赤壁,凤舞龙盘”为核心构思,塑造绿色、优美、蓬勃的新区节点,力求传承地域文化,彰显现代文明;
结合南楚文化“崇尚自然、浪漫奔放”的文化特征,以一个连贯、磅礴的整体形象实现体育综合体的复杂功能;
楚人崇凤,建筑屋面宛如腾空欲飞的凤凰之翼,以一条回旋往复、连绵如意的波浪曲线呼应陆水湖的蜿蜒走势;
景观形态化,用赤壁山水环绕的自然风貌,以一种积极浪漫的节奏气势体现对流动、飘逸的追求。
活力嫁接的体验空间
——平赛结合·开放共享
多元经营、以馆养馆是现代体育综合体的新理念。本设计以“平赛结合”的运营思路,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蕞大化。
积极拓展赛后市场,如在场馆赛季之后引进演唱会、交易会、招聘会、产品展示会等;
二期的商业景观综合体设置靶向性商业形态,如精品酒店以及满足周边大片住宅需求的学龄前特长培训、亲子互动设施等,多核驱动配合体育产业转型升级;
整合体育场馆设施形成集团化经营,利用大型场馆的标志性意义,与周边的居住、商务、工业区等形成互动,打造独特的“场馆圈”概念,以体育中心提升向外辐射,为周边住宅区提供大型配套,与赤壁东形成集体育、文化、休闲、商业为一体的城市体育综合体。
持续发展的永恒追求
——绿色生态,弹性拓展
体育馆的声学设计力求为场馆提供一个高品质的听觉环境,混响时间的选择既满足解说员的清晰度要求,也能兼顾音乐演出时的声效;
暖通系统结合项目特点,按照不同功能区域,根据赛时与非赛时、管理服务区与公共区、观众区与比赛场区的差异,采用集中与分散,根据具体情况结合的模式来细分系统,以节约能耗;
体育中心的视线设计采用规范中的Ⅰ级标准,使用蕞适宜的视线升起高度,拉近观赛距离的同时提升了观赛体验;
采用了多种计算机辅助模拟手段,使体育中心的绿色建筑星级达到一星标准。利用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降水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使地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在停车场、广场、步行道等室外空间中均采用渗水措施。场地土方自平衡后形成的绿岛水网,能充分示范湿地生态的净化效应。
效果图展示
我们想要打造一个传承过去、面向未来的体育中心,不是为了造一个标新立异的形象工程,而是处处以人为本,用匠心设计去创造与众不同又高效合理的活力空间,更好地服务于市民,引导人们去理解和感受赤壁的历史人文,感受这个和谐发展的美好时代!
更多赤壁房产资讯尽请关注赤壁房网。本文章由赤壁房网(www.cbfw.cn)原创,未经同意请勿转载。